难道网红包子脸都是玻尿酸的锅?

美丽眼整形引导图

很多人听到“网红包子脸”“寿星额头”“阿凡达鼻子”,第一反应就是“TA是不是玻尿酸打多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做了一些采访之后,我们发现很多人对玻尿酸的了解不够全面。你知道玻尿酸到底是什么吗?好的玻尿酸拥有哪些特质? 凝胶型玻尿酸 VS 颗粒型玻尿酸到底有哪些区别? ……

为了Get玻尿酸超全攻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硬核实验,将玻尿酸放在了显微镜下,一探究竟。

| 什么是玻尿酸?

玻尿酸,又被称为透明质酸,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分子,尤其在皮肤真皮层更加常见[1]。玻尿酸能结合自身500-1000倍的水分[2],维持皮肤的弹性和色泽,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有效、安心的保湿成分之一。

随着年纪的增长,体内玻尿酸等含量下降,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干燥暗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护肤品、化妆品常常会添加玻尿酸,保持皮肤的湿润更富有弹性。

但在面部衰老进程中,骨质老化吸收、肌肉运动、软组织容量缺失等也是皮肤凹陷和面部皱纹的重要原因。皮肤表面涂抹玻尿酸只能解决表皮保湿的问题,基本上无法真正改善面部深层次的凹陷、松垂、皱纹等。

图片来源:Webmd

这时就需要借助一些医美的手段。注射玻尿酸是相对安心、常见的医美手段之一,合适的、优质的玻尿酸,不仅能够改善泪沟、法令纹、面中部凹陷,甚至整体面部都能有上提的效果。但如果玻尿酸的选择过于草率,或选择了质量、性能不稳定的玻尿酸,则有可能导致包子脸、阿凡达鼻子等。

| 注射玻尿酸的2种类型:颗粒型与凝胶型

开头所说的涂抹用的玻尿酸是不能拿来注射的。护肤用的玻尿酸就像蛋清一样,没有形状,代谢的也很快[3]。注射用玻尿酸产品经过了一道叫做“交联(crosslink)”的过程,就好像把豆浆加工成为豆腐,有了形状。

不同交联方法和生产工艺决定了注射用玻尿酸不同的物理特性和临床表现。

比如唇部、泪沟或细纹处,就需要延展性高、融合性好的玻尿酸,能够避免产生突兀的边缘与凸起,更加自然柔和。

而对位于中面部的凹陷、法令纹等问题,则需要稳定性、支撑力更强的玻尿酸。中面部表情丰富、运动量比较大,填充的玻尿酸需要与面部运动良好衔接。同时,填充的玻尿酸还需要塑形能力强,支撑力强,能抵抗微笑等面部表情中产生的横向剪切力,以及睡觉等生活运动时产生的纵向压缩力,反复作用而不变形。

就目前的玻尿酸生产工艺而言,只有2种类型[4],一种是颗粒型,一种是凝胶型。

凝胶型玻尿酸,是平滑均质、交联均匀的凝胶,形态如同果冻。颗粒型玻尿酸,则是交联颗粒混非交联液体的制剂,形态如同西米露 。

你可以通过说明书来分辨这两种玻尿酸,只要说明书中出现“颗粒”二字,就是颗粒型玻尿酸。我们看到某款玻尿酸的说明书中写道“凝胶颗粒”,实际也是颗粒型玻尿酸[5]。

| 更好的组织相容性:让触感更自然柔和

大多数求美者都希望注射玻尿酸后能呈现自然平滑的效果,这就与玻尿酸的“组织相容性”这个特点相关。当玻尿酸的组织相容性不良的时候,则会产生颗粒和边界感,摸上去凹凸不平,这也是一些人注射玻尿酸后脸部不平整,特别是做表情得时候脸上看起来突出来一块,很奇怪的原因[6]

Tran C, Carraux P, Micheels P, et al. In vivo bio-integration of three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in human skin: a histological study[J]. Dermatology, 2014. 228(1): 47-54.

在上面的研究中,左边是典型的凝胶型玻尿酸,右边是典型的颗粒型玻尿酸,蓝色部分则是组织中的玻尿酸。我们可以看到,凝胶型玻尿酸在体内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体内和周围组织融合为一体,蓝色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组织中。而颗粒型玻尿酸在组织内依旧以颗粒状分散存在,蓝色颗粒大而集中,和组织边界分明。也就是说凝胶型玻尿酸与人体内的组织结合更加紧密,注射后边界感模糊,也会更自然[7]。

其实通过高倍镜实验,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凝胶型玻尿酸的结构是整体的一块,边缘相对较光滑。

而颗粒型玻尿酸在显微镜会看到比较明显的颗粒凸起,同时边缘也有粗糙的颗粒形状。

| 强内聚力:让玻尿酸不容易扩散变形

除了在注射后形态是否自然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玻尿酸注射后在体内稳定性,这与玻尿酸的内聚力相关。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力是同种物质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力的表现,就被称作内聚力。

我们都知道,果冻可以保持不同的形状,而西米露则更容易散开。颗粒型的玻尿酸分子就如同西米露,内聚力较低,更松散。凝胶型玻尿酸则像果冻,分子则彼此之间有足够的吸引力,内聚力更高,更加稳定,也因此不容易发生形变。

为了证实凝胶型玻尿酸具备更强的内聚力,研究人员利用甲苯胺蓝对不同的玻尿酸进行染色,再加入匀速旋转的无菌水中,以此来观察不同玻尿酸在分散系中的稳定性。凝胶型玻尿酸在无菌水中面对旋转的冲击力依旧保持原本的形态,说明其内聚力强,稳定性更强;而颗粒型则分散开成为细小的颗粒。这说明凝胶型玻尿酸具有更强的内聚力,不容易形变,因此填充后支撑力也会更加稳定。

如果在填充时采用了内聚力较低的玻尿酸,玻尿酸就容易“散开”,失去了最初医生塑造好的形态,产生诸如圆顿的下巴、凹凸不平的面部及过宽的“阿凡达鼻子”等现象

| 强支撑力:让玻尿酸更好应对各种压力

前面提到,中面部位置和结构的特殊性,对玻尿酸的支撑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支撑力不足,则无法满足改善中面部凹陷的需求,更无法应对中面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各种压力,导致注射后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如果为了延长时间而重复注射,又容易产生“僵硬感”和“过度填充脸”。

对于颗粒型玻尿酸来说,粒径越大、支撑力越强,维持时间越长。想进一步提升支撑力和维持时间,就只能加大筛分时的颗粒直径,做成更大的颗粒[9]。就好像方糖和白砂糖,白砂糖化水就会更快一些,方糖颗粒更大,化开的更慢 。

而凝胶型玻尿酸的交联结构,就像一把结构紧致的梯子,在内部加大横杠的密度从而增强支撑力和维持时间。在现有工艺下,当继续加大颗粒型玻尿酸的粒径时,就会造成视觉、触感的不自然,从而使得注射后皮肤表面凹凸不平。

而凝胶型玻尿酸交联度过高,则会过于坚硬,导致触感不自然,摸上去明显的边界感,甚至容易引发炎症反应[10]。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归交联技术和工艺。医美圈内知名的玻尿酸生产地是法国Pringy工厂,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生产玻尿酸。它的Vycross技术增加了长短链玻尿酸分子交联的效率,就好比一把梯子的每格横杠中间,又增加了无数个结构稳定的三角形,从而降低交联度的同时还因其3D立体交联结构体现出更好的支撑力,在组织深层像锚点一样支撑起中面部或褶皱处,并增加了维持时间。

有研究表明其维持时间可以长达2年[11]。

Callan P, Goodman G J, Carlisle I,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hyaluronic acid filler in subjects treated for correction of midface volume deficiency: a 24 month study[J].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2013. 6: 81.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支撑力,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取等量的玻尿酸放置于玻璃平面上,再使用玻璃压片压在玻尿酸产品上,并观察玻尿酸形状的变化。在玻尿酸承受压力的瞬间,我们可以看到颗粒性玻尿酸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凝胶型则变化不大。

我们还观察了不同玻尿酸在15分钟内承受的压力情况,在高速慢动作中可以看到,凝胶型玻尿酸承受住较长时间的压力,依旧维持了原有形态,在压力平缓后甚至慢慢恢复了之前的形状,而颗粒型玻尿酸被压扁在压片下面,无法承受同等压力。这直观的表现出了凝胶型玻尿酸支撑力相对而言更高,更适合中面部复杂的力学和生物学条件。

| 选择合适的玻尿酸、专业的医生和机构才能安全变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面部会出现凹陷、下垂和皱纹等衰老的表现,这都与玻尿酸的流失有一定关系[1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受轻医美,玻尿酸填充可以作为良好的医美手段解决面部衰老、下垂问题。

现阶段注射用玻尿酸只有凝胶型和颗粒型[13]。

在选择玻尿酸时,组织相容性强的玻尿酸更加自然,减少了有硬块、包子脸的概率;

内聚力强的玻尿酸不容易形变;

支撑力强的玻尿酸不仅有更强的力量可以支撑起面部组织,以应对中面部组织的力学条件,满足其对于高支撑力的需求,维持时间也会相对变长,减少注射次数,也让外观更加柔和自然,拥有更好的形态。

总之,面部的调整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定要谨慎地选择玻尿酸,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特性,以保证面部的视觉效果和维持时长

网红脸、包子脸、阿凡达鼻子等整形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玻尿酸的质量,医生的手法、态度和审美也很重要

建议选择注射经验丰富的医生,多看看医生之前的案例,并在注射前和医生仔细沟通想要达到的效果。对于自己,切勿追求不适合、不协调的效果,如整成明星脸,或一定要求锥子脸、高鼻梁等。

在现有的技术范围内做到自然无痕迹的变美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审美,找到合适的医生。

最后,你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不可轻信朋友圈的微整形工作室,也不要在美容院、理发店、美甲室等非医疗场所进行。整形美容需要严格的医疗条件和设备保障,选择合法合规的场所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提示语:不同人群使用效果不同,具体参考正规医生建议

参考

^Manuskiatti W, Maibach H I. Hyaluronic acid and skin: wound healing and ag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996. 35(8): 539-544.

^Metabolism and Interactions: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Sugars[M]. Academic Press, 2013.

^Papakonstantinou E, Roth M, Karakiulakis G. Hyaluronic acid: A key molecule in skin aging[J]. Dermato-endocrinology, 2012. 4(3): 253-258.

^Sundaram H, Rohrich R J, Liew S, et al. Cohesivity of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 novel assay, pilot validation with a five-point grading scale, and evaluation of six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fillers[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5. 136(4): 678-686.

^Manuskiatti W, Maibach H I. Hyaluronic acid and skin: wound healing and ag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996. 35(8): 539-544.

^ Ascher B, Cerceau M, Baspeyras M, et al. Soft tissue filling with hyaluronic acid[C]//Annales de chirurgie plastique et esthetique. 2004. 49(5): 465-485.

^Tran C, Carraux P, Micheels P, et al. In vivo bio-integration of three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in human skin: a histological study[J]. Dermatology, 2014. 228(1): 47-54.

^ Ascher B, Cerceau M, Baspeyras M, et al. Soft tissue filling with hyaluronic acid[C]//Annales de chirurgie plastique et esthetique. 2004. 49(5): 465-485.

^Sundaram H, Rohrich R J, Liew S, et al. Cohesivity of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 novel assay, pilot validation with a five-point grading scale, and evaluation of six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fillers[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5. 136(4): 678-686.

^Alijotas-Reig J, Fernández-Figueras M T, Puig L. Late-onset inflammatory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soft tissue filler injections[J]. 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 2013. 45(1): 97-108.

^Callan P, Goodman G J, Carlisle I,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hyaluronic acid filler in subjects treated for correction of midface volume deficiency: a 24 month study[J].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2013. 6: 81.

^ Papakonstantinou E, Roth M, Karakiulakis G. Hyaluronic acid: A key molecule in skin aging[J]. Dermato-endocrinology, 2012. 4(3): 253-258.

^Sundaram H, Rohrich R J, Liew S, et al. Cohesivity of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 novel assay, pilot validation with a five-point grading scale, and evaluation of six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fillers[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5. 136(4): 678-686.

美丽眼整形引导图

分享0
本文链接:/wzx/boniaosuan/38108.html 返回首页 >>

已解决

34534人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