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整形医生不愁找工作,只是满意的工作不好找。
事实上,医美机构要招一个有资质的医生,难度不亚于直男分辨口红色号。
目前,中国医美行业的现状是:医疗美容机构的数量比注册医疗美容医生还要多。加上医疗美容需求日益高涨,甚至,越来越多的非整形外科医生,如骨科、泌尿科医生也会转到吸“金”的医美业中。
公立医院和私立机构的差别更加剧了医美人才的匮乏。平均一个正规的医美机构,还配备不了一个有资质的医生。
但与此同时,很多经验丰富、品质优秀、有想法的医生要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其实也并没有说的那么容易。
一个医生的成长史: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范化培训+主治考试+论文基金=14年的小主治+5年+几篇SCI论文+省厅级别课题至少2项+考试通过=19年的副主任医师+5年+国家自然+3分以上SCI论文几篇+考试顺利=24年的牛逼的主任医师。
当一个整形医院的老板看到一个主刀医生的时候,他还真不一定会想到一个牛逼的医生是怎样炼成的。他只会想着,怎么样用最“合适”的价格将他需要的人才挖过来。医聘网整理了今年以来部分机构的招聘需求,我们来聊聊机构老板的小心思,以及医生们提升优势的小方法。
招个主刀医生:有百度百科的优先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平均一个正规的医美机构,还配备不了一个有资质的医生。当一个医美机构决定花大价钱诚聘一个主刀医生的时候,这意味着主刀医生是全院的活招牌、主要创收者,除了技术和资质之外,一些奇奇怪怪的附加条款也出来了。
找个主刀医生,有百度百科的优先。他的潜台词是:最好网上一搜你的名字,百度百科、个人博客、个人微博、今日头条号、甚至抖音、小红书里都能找到你的账号;最好还有好几万粉丝;如果你来的时候能带来几个顾客上门消费那更完美了!#手动狗头
这其实是整形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问题。一般来说,整形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首先是每一个手术的质量;其次靠建立自己的病人群。如果再深入谈,最好是和求美者建立一种更亲密的私人关系---比如生日时的一个短信,逢年过节的一个问候,介绍的人来的时候给个小小的优惠,让老病人觉得你很重视她,有被尊重感,她会给你不断介绍新人来的。
除此之外就是网上的曝光率,即是当客户第一次接触你的时候,在网上搜你的资料,可以找到一些正面的报道等。当然,这时候也不要做虚假宣传,PS图片什么的。
现在民营的整形机构有专业的推广团队,会对医生进行适当包装。各位主刀医生只需要收集好这些资料、网址、账号、截图等,在跳槽的时候,将这些材料拿出来,必然可以增加优势。
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代信息爆炸,还是应该适当提升一下曝光率。只有人“红了”,才有话语权,顾客也更容易接纳你的建议。
一个成熟的整形医生:你要搞好和咨询师的关系
医疗美容医院咨询师的队伍是相当庞大的。整形医生与咨询师的关系,就像导演与演员。优秀的整形医生需要咨询师有合理的出彩的设计方案,和术前良好的沟通。
有时候手术方案不是自己定的,是咨询师设计的。这里面除去咨询师的审美修养之外,还要跟经济利益挂钩。如果咨询师总设计一些没有明显效果的、无关痛痒的手术方案,安排给医生做,做得医生有时候想吐血,术后效果不明显,病人就会来找医生的麻烦,医生要是三天二头碰见这种手术,那离拍屁股走人的时间也不长了。
所以整形医生也应该适当把控手术方案。如果咨询和医生一起参与整个过程的时候,不妨让咨询来主导整个销售谈话技巧,医生掌握整个医学专业上的方向和确定方案,有时候也要掌控演员(咨询师)对错台词(无限夸大手术效果,错的手术方案等),必要时导演(医生)就要果断的拿出气场和魄力以及专业知识来降低顾客的期望值,另一方面从专业上给顾客信心,打消顾虑,最终敲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跳槽后的要务:和咨询师搞好关系,避免出现“功劳全是咨询师的,过错全是手术医生的”,老板随时能对医生大吼“滚蛋”这种局面出现。
外科医生跳槽转整形医助:就怕你学会就跑了
外科转整形、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生,想要跳槽先去做医助,面试的时候都说还不错,但转头又找了别人。难道医院找医助条件都这么高了吗?
其实不然。就医助来说,医院更喜欢小白,因为他们认为比较稳定。这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就担心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学会了技术就走人了。
这时候医生表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应该理解一下,医生跳槽这对医院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损失。
想扶你上位:当整形医助5年不敢主刀怎么破
临床毕业的本科生,在民营医院做整形医助快5年了,毕业后一年就顺利考取了医师资格证,临床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基本上都已经熟悉,但总害怕某个细节做不好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纠纷,怕自己不能应对,因此一直不敢独立做手术。
要知道,有时候整形医生的一个极小的失误对于顾客来说就是几年(甚至一辈子)的遗憾,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确实也是非同小可。但5年医助生涯,其实各项技术与理论已经就位,如果已经具备当主刀医生的能力而屈居于医助职位,对个人和医院来说,都是很可惜的。
这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思维,思想上不要再把自己放在医助的位置上,从术前接触患者开始就用主刀的思维思考问题:如果我来做,我应该怎么做;如果我是主刀,这个顾客的术前沟通我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就是沟通。美容外科,特别是民营医院美容外科,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最大差别就是注重医疗安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服务水平。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细节,不单是技术方面,沟通方面同样重要。往往有些纠纷跟手术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因为医生或者其他人的言语不当造成的。与顾客沟通、与咨询师沟通,优秀的沟通,甚至能够化解纠纷。沟通真是个大学问。
技术方面,多看书是肯定的了。最重要的外科基本功: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游离,还有面部假体的雕刻。工作空闲都应该多练。可以从淘宝上成斤的买练习假体。基本功扎实了,手术就能稳、准、好。
从小手术开始做起,隔个一周就翻翻拆线后的照片。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的手术术后跟进一下,就能发现没做好的那些步骤都怎么体现出来,逐一改进。
到了跳槽的时候,擅长哪项手术项目就跟老板说好就行。
事实上,医院和医生从来都是一对相互依存又矛盾的个体。医院想要花最小的钱聘用一个能养活整个医院的医生,最好医生什么都会!一个人能干10个人的活!免费加班随叫随到!顾客好评率100%!···而医生则希望医院能给到期望的薪水、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福利政策、要是能顺便解决家属就业、小孩读书问题就更好了!
这就跟“直男癌”找女朋友、“女权表”找男朋友一个道理:一个要求肤白貌美大长腿,上得厅堂下的厨房,家里的事情我一概不管,回家我就是个大爷;一个要有车有房,家务归你,管钱归我,还要永远是个小公举。
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注】
*文章内容根据网络素材整理
*图片来源:日剧《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