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主页 > 服务项目 > 整形手术 > 面部轮廓 > 正文
快速咨询
1分钟快速解答
整形价格查询
免费查询真实价格
整形医院
整形哪家医院好
真实案例
真实反馈案例查询

这些有关鼻整形的谣言你都知道吗?

次阅读 2019-09-18
Alternate Text 在线咨询

有一种说法,欧美人整形多是为了对抗地心引力——除皱抗衰老;亚洲人整形多是为了对抗基因——弥补小眼睛,塌鼻梁,平胸等等“先天不足”。

其实,不管是相貌平平还是拥有盛世美颜,人最终都会衰老,因此,寻求有效抗衰的医美手段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随着年龄的衰老,不仅我们的表皮、真皮层、皮下脂肪层和肌肉会松垂,连面部骨骼都会开始出现吸收和衰退,少了皮肤软组织的支撑点,就导致不可逆的下垂。由于骨骼的吸收和衰退我们是没有明显改善办法的,所以,就只能从软组织上下文章了。

继用玻尿酸“面雕”后,“线雕”也开始慢慢进入中国市场,究竟这个“线雕”是怎么回事?回答这个问题先得说说面部年轻化的问题。

1.除皱/拉皮手术的演化

解决面部老化问题的手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普遍认为德国的外科医生Hollander最早在1901年率先开展除皱手术,实施了仅仅切除多余皮肤,不进行组织分离的第一例现代面部提升术。

 

接着,比较靠谱的除皱手术分别是1919年的法国人Passot和1920年的美国人Bettman。前者介绍了多处皮肤切除结合少量皮下分离的面部提升术,后者似乎更接近现代大切口的面部提升术,手术切口从颞部开始到耳前再绕到枕部。

1927年,法国医生Bourguet发表了许多文章强调更广泛皮肤分离的作用,这基本就是现在“拉皮”手术的前身了。同时Bourguet医生还在手术中使用电刀止血、80%酒精溶解D型肉毒毒素麻痹面神经分支,这估计也是现代除皱针的前身。

 

传统的SMAS(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提紧手术  

二战后,从开始切除连带皮下组织的多余皮肤到浅筋膜缝合悬吊,面部提升术有了长足的发展。1950年,Mayer和Swanker创造了“皱纹整形术”,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他们不仅强调了广泛皮下分离对于保证长期除皱效果的重要性,更描述了折叠浅表筋膜脂肪的方法。

接着其他国家的医生们都不甘寂寞地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直至Pangman和Wallace首次描述浅表筋膜,也就是我们现在时常提到的SMAS层时,似乎现代除皱、拉皮术正式被介绍给全人类爱美之人。

然而,巴西著名的整形外科专家Pitanguy却在1966年谨慎地提到了除皱、拉皮手术的安全性,比如面部神经的保护、颧部脂肪垫的复位等的重要性。

1986年美国除皱鼻祖Hamra提出了包括颧脂垫、颈阔肌和皮肤在内的深层面部提升术。Tessier则凭借着其深厚的颅面外科技术和经验,开展了骨膜下除皱手术,并且由巴黎的Krastinova-Lolovhe和巴西人 Psillakis使这一技术得到了推广。

 

1992年,Ramirez等将内镜技术引入骨膜下面部提升术,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内窥镜监视系统和内窥镜专用除皱器械,通过头皮内小切口,将下垂组织向上牵拉,并利用钛钉等最新材料,将面部下垂组织重新固定。

1995年Grady又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全颜面除皱术,在内窥镜下上提SMAS,上提颊脂肪垫,因剥离是在同一平面,操作更安全、省时,可以打断颧弓屏障,使面中部组织上提效果更可靠。由于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面中、下及颈部除皱时,不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所以术后的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损伤神经。

 

在内窥镜除皱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寻求无需复杂器械、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小切口面部提升术,这类术式缩小或避开了耳后切口,缩小了皮瓣解剖范围,可在局部麻醉下或局部麻醉+应用镇静剂的条件下实施,愈合快、维持时间也较长。

不过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学者不停地为面部做“减法”时,只有一位医生想着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同时向面部移植脂肪。这位医生就是Asken,而他的面部“加法”原则也许就是“面部老化的容量”理论的早期雏形。

整形168咨询整形师
立刻了解适合自身的变美方案
免费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