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很好的话,眉梢眼角带明月清风,多好的话儿。
怎样的人才有这样的眉梢眼角?我猜,他应该有喜欢读书的习惯,尔后,他成了一本书。
“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杨绛先生如是说。
那,他应该是如此急切地就着自己微弱的灵光,在各种书中集结了各样的星火,照亮了他心灵上的沃土,亮光从他心灵的窗口——眼睛,自在从容地倾泻而出,形成了两道清冽的月光,明月的月光。
月光深邃,通透。那月光里有什么?
画不出明月清风
有繁茂翠绿浓郁的森林,林中生机勃勃,有母象护幼象的温情,有狒狒争偶的豪情浪漫,也有危险却充满力量的优胜劣汰森林规则,有藏在暗夜的危险和未知,有白天的机遇和搏斗。
有神圣的雪山,那里藏着关于宗教的秘密,守着人性的禁忌和围墙,承载着文明的起源及流长,守护着宗教的开始和前行,那里的自然,是人和神的桥梁。
月光下也有沙漠的狂野,没有水的死亡威胁,缺少生命的荒凉,在这里,历史就着一壶风沙,写着关于国度的形成和迁移,生命成片的出现和消失,写着关于他的轮回和沧桑。
……
装了这么多景的月光,应该是来自于一轮晃亮的皎月吧?随着内心星火的积累,皎月必越发明亮,能装下更多的生机死亡,美丽丑陋,崛起及湮灭。它们的复杂和有序的规则衬托的月光更清透。
慢慢的,心里眼里装了更多的人生,装了更多的景,装了更多的因果,装了更多的路,更懂的吹去眼前的浮云,明更多的理,低更多的姿态,付出更多的努力,极简地到达彼岸。
懂的欣赏不同的景,懂的喜欢不一样的人,懂的接受不一样的境遇,高到云端不自满,卑微到尘埃仍自爱,嗔怒有气宇,欢喜无骄纵,低眉有立场,抬眼有智慧,眉宇清亮,如清风袭迎,让人舒畅。
我猜,眼角眉梢有明月清风,应当是如此。我猜,读书让人眼角眉梢有明月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