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人的鼻子普遍存在鼻子粗短的问题,鼻头部位形态一般表现为皮肤厚且塑形性差、鼻尖脂肪垫较厚、大翼软骨软弱等。理想的鼻尖应该有合适的突出度、旋转度。鼻尖塑形是鼻整形的重点也是难点,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越来越多求美者终于明白假体并不能被放置在鼻头、用于支撑鼻头高度,目前,鼻头整形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鼻中隔延长行鼻尖成形,使鼻尖的突度和角度更为理想,其做法就是,在鼻小柱用鼻中隔骨或肋软骨做支撑杆抬高或者延长鼻头,用耳软骨或肋软骨盾形移植修饰鼻尖,从而实现鼻头内部结构的重塑。
耳软骨、鼻中隔软骨、肋软骨都是在鼻部综合整形中的可用选项,可是,哪种才是能让鼻头“站”起来的材料呢?
耳软骨
耳软骨是弹性软骨,具有自然的形态和良好的弹性,而且非常容易雕刻。耳软骨可以加强鼻小柱的支架作用,改善由于软骨支架作用不足所导致的鼻翼塌陷。另一方面,耳软骨的供区切口比较隐蔽,愈合后对于耳廓外观基本没有很明显的影响,因为只是切取了耳甲腔的部分软骨,残存的耳廓软骨的支架功能依然完好,所以取耳软骨并不会致使外耳形态产生改变。
但是,耳软骨强度不够、支撑性差,不能抵抗除鼻尖和鼻翼以外任何部位鼻整形术后的收缩力,因此,它不能被用于需要提供坚强支撑的部位,比如用作支撑杆抬升和延长鼻头。而且耳软骨的供应量有限,当鼻整形手术需要大量软骨材料时,它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鼻中隔软骨
鼻中隔软骨的生物学特性与鼻尖软骨相同,切取非常方便,也易于雕刻,放置后缝合方便,不容易发生移位,稳定性良好。在术后,鼻中隔软骨可以和鼻尖部皮肤等组织融合生长,没有局部皮肤张力过大、血运障碍、穿破皮肤等并发症发生之虞。鼻中隔软骨可为鼻背、鼻小柱、鼻尖整形提供最好的移植支撑,因此,它也被国内整形医生视为鼻整形的首选材料。此外,如果患者有鼻中隔偏曲症,则可以在综合隆鼻手术中同时矫正,一举两得。
但是,鼻中隔软骨取出后会形成孔洞,如果手术医生对取出量把握不当,就有可能会损害鼻中隔软骨的支架作用;如果手术操作不当,甚至还可能会导致鼻中隔穿孔。另外,鼻中隔软骨和耳甲软骨一样,虽然获取容易,但可获取的软骨量非常有限。东亚人普遍存在鼻中隔发育不足的缺陷,本来就发育不足了,怎么还能指望能拆它“补西墙”呢?
肋软骨
自体肋软骨供量丰富、取材量大、应用比较不受限制,而且取材容易。肋软骨的可塑性好、容易雕刻成形、方便医生把它雕刻成三维骨架;而且,肋软骨质地适中,具有较坚强的支撑能力把鼻头抬起、延长,却也不会因鼻头部皮肤的张力过大而穿破皮肤,因此,可以说是在患者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可毫无顾忌地按美学标准重塑鼻尖。
但是,选择自体肋软骨的缺点在于供区术后明显疼痛,如果手术医生技术不娴熟、经验不足、对人体解剖不够镜头,在切取肋软骨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引发胸腔穿孔、气胸等意外。另外,由于软骨具有“记忆能力”,柔软的肋软骨被移植后仍有保持其固有的弯曲度的倾向,存在导致术后畸形的可能性,根据论文数据显示,在术后肋软骨发生弯曲的几率约为3.08%,此外,肋软骨还存在大约为0.22%的被吸收几率。
总之,自体软骨可以和鼻头组织融合生产,术后愈合之后基本等同于正常人的鼻子,手术实施得当,基本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什么后遗症,揉捏都没有问题。但是自体软骨隆鼻、尤其自体肋软骨隆鼻,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基本上都是业内资深的整形医生才真正能这个手术做好。
还有一个求美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鼻翼宽。
从临床总结,在要求做单纯鼻翼缩小手术的患者里,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是鼻翼缩小手术的理想人选。导致这些患者“鼻翼宽”的原因基本是鼻头高度不足,没法把鼻头软组织完全支撑起来,整个鼻头“趴”在脸中央,显得鼻翼宽大。打个比方,同样尺寸的两顶帐篷,支得越高的帐篷、占地面积越小,支得越矮的帐篷、占地面积越大,这样应该能理解吧?
关于鼻翼缩小手术,我们会单独写一篇文章做科普,现在你需要记住的是,评价鼻翼是否需要切除缩小,需要看鼻头高度是否适合。
鼻部是个立体器官,审美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并不是单纯的垫个鼻梁就足够了,除非你的鼻部基础真的非常非常好,仅仅是鼻梁高度稍稍欠缺。当然,鼻头好不好看,也不是光看鼻头高度是否足够,还得看鼻尖是否精致、鼻翼是否过宽等等鼻部亚单位的美观度。
在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就鼻部整形撰写更多的文章进行讲解,敬请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