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我已经很努力的在运动了,饮食也很注意,但为什么我的腿却总是瘦不下来?”
“丸子,我的脸天生显肥,有没有办法让它变瘦?”
“丸子,我天生梨型生材,下半身肥胖,有没有除了常规运动外的办法?”
每天,我几乎都会遇到一个或数个类似的问题。
而同样的问题,在知乎里我每天遇到的数量,就更多了。
而且搜索历史回答,总会有“没有局部减肥”类似的答案,甚至很多提问者也会一开始说“我知道没有局部减脂这回事”。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是不是过于妖魔化局部减肥了?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类话题的核心,局部减脂。
脂肪的身体分布与流动性
正常状况下,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人体的脂肪细胞组织中。
脂肪细胞由其内部储存的脂肪酸类型差异(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呈现不同的软硬程度。
内脏周围的脂肪细胞,主要储存饱和脂肪酸为主生成的甘油三酯,因此其脂滴呈固态或半固态,整体脂肪组织显得较硬,对内脏有一定的物理保护作用。
皮下储存的脂肪含有相对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在脂肪细胞内,脂滴曾液态或半液态,便于在较寒冷的环境中,也可以动用。
由于皮下脂肪分隔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因此不具有流动性。脂肪只有通过血液转运,才能实现各部位间的差异调节。
人体内的脂肪通常分布于皮下和内脏周围,具体部位中,腹部脂肪通常脂肪储量最高,其次是臀部、腿部、前胸、后背等等。
脂肪堆积过多就会造成人体肥胖。
肥胖根据脂肪在机体中的储存位置,分为外周性肥胖和中心型肥胖。
人体脂肪过多,主要集中在腰腹部的称为中心型肥胖(又称内脏型肥胖、男性型肥胖),即我们常说的苹果体型。世界卫生组织将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或者男性腰臀比>1.0.女性腰臀比>0.9时,定义为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与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是高疾病风险的肥胖类型。
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四肢的称为全身性肥胖(又称外周性肥胖),女性的全身性肥胖与男性的形态不同,其脂肪常沉积于臀腿,又称梨型肥胖。梨型肥胖或与女性的生育选择有关(要为腹部留下怀孕的空间,其腿部脂肪细胞数量随其体脂增长而增长)。
全身平均减脂是个伪命题
机体内的脂肪储存分布优先次序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有些人“胖时先胖脸”,有的人“瘦时先瘦胸”。
对一般人而言,减肥时,瘦下来的部位有差异。开始时,腰腹消瘦幅度最大,其次是腿部或臀部。总体而言,运动后腰腹围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大腿和臀部。
尽管腰腹围度下降幅度快,但其下降主要来源于该部位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的减少相对滞后。有研究指出,减肥后内脏脂肪的减少,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密切相关(1)。
另外减肥时,相同的运动模式下,消瘦的幅度与性别有明显关系,男性的消瘦幅度通常大于女性,且女性的臀腿更难消瘦。
人体调用和动员脂肪分解的能力,可能与局部体温、毛细血管丰富程度、体液循环强度等正相关。
因而,人体的减脂部位和幅度,有其先后顺序与个体特殊性。它从来都不是从各个部位的脂肪组织中平均调用。
所谓“局部减肥不存在”的主要论据
那么,我们经常听说的“局部减肥不存在”的结论,到底有没有试验和研究依据呢?主要跟一项对照试验有关。
有研究对超重女大学生进行全身的和局部锻炼两种方式减脂,结果两种运动方式的减脂效果在脂肪分布改变上并无明显区别(2.3.4)。
以上的论据或观点,说明了局部(或全局)锻炼不能局部减脂。
而我也认同这个论点。
然而,这与“局部减脂的方法不存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结论。
谁说我们减肥就只能用锻炼这一个手段的?
我们的未来有无尽的可能,来为局部减脂做尝试。
局部减脂在实际生活中的可能例证
1
将抽脂拿来做局部减脂的例证,确实有点搞笑,但这是最直观的对“局部减脂不存在”说法的反击。
2
针灸减肥常见有针刺法(电针、耳针)、艾灸结合针刺法、穴位埋线结合针法、推拿结合针法、中药结合针法等方式。针灸减肥在国内的报道较多,在国外比较权威的文献也时有报道(15.16)。
针灸减肥的基本机理,是以针刺调节脾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针灸对患者体内的调整作用,是通过针刺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活性物质,通过多种代谢途径的综合作用,使神经、内分泌和物质代谢趋于正常。
但在局部减肥的领域,在国外就鲜有报道,而国内则报道较多。因而我们目前对此类的实验还存在疑虑。针灸的很多疗效在国外权威医学杂志上也已经得到很好的验证和确认,我们期待在局部减肥领域,也有比较科学的实验来确定它是否真的有效。
有研究者(5)针对60例肥胖者(非继发性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体脂率≥30%,肥胖型BMI≥25%,三项中满足两项),随机分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一组辨症取穴针刺后,再局部施排针,为治疗组;一组仅辨症取穴,为对照组),施行电针,整体辨症取穴(隔日治疗,总治疗时间3个月)。
结果治疗组的局部减脂效果对比非常明显(如下表)。
3,局部推拿、局部推拿+运动
推拿对减肥有效,可见的报告多见于国内(6.11.12.13.14),通常以辨症施治,循经按摩等方式为主。
2011年,有研究者(郭吟等)通过对24名重度肥胖青少年运动结合推拿减肥的研究,首次运用揉按脂肪组织的推拿手法(针对臀腿),然后运动,较系统地研究了推拿结合运动后对局部的减脂效果(7)。
郭吟随后的研究中(2014)间接证实长时间揉按脂肪组织,可以破坏膨胀程度大的脂肪细胞,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从而加速局部的脂肪调用率(8)。
而其他学者研究证实,适当的按摩,可以使局部的体温升高(局部升温1.6℃~3.4℃),并保持一段时间(约1小时,随时间逐步衰减)(9),可使局部的体液循环变得更加活跃(还可以推动局部毛细血管动用率)。
有学者对推拿的作用机理作了深入研究,发现推拿可以加速局部的营养代谢、组织代谢和脂肪氧化酶调用,但尚需更多的更权威的实验证实。
炉庆洪等人通过红外热像分析208例正常青年体表温度的分布,测定青年男女腹部温度分别为34.2±0.5、34.9±0.9.而股后区的温度低于腹部,为34.2±0.5和33.5±0.7.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重度肥胖者体表温度低于正常体重者,且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更明显(10)。
尽管郭吟等人研究的运动减肥项目的局部减肥效果,结论来自于对重度肥胖人群(≥40%体脂率)的研究,但从下肢脂肪细胞本身的分布特点来说(肥胖者的脂肪细胞总会有很多膨胀度高的),按揉对重度肥胖和轻度肥胖的效果差异理论上不会特别大。
可尝试的局部减肥推拿手法
如前文所述,局部减肥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拿来使用的,就只是推拿。
推拿虽然是比较系统的门类(具体可参考推拿学的一些书籍),但就局部减肥而言,手法就非常简单易学了。
比如郭吟等人在研究中采用的推拿手法就特别简单,如下所述。
以局部减脂为目的的推拿手法,以按法和揉法结合为主。
按法,用手掌着力于体表部位,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又可细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在减肥应用中,以掌按为主。
揉法,以掌、掌根在体表部位运动,带动皮肤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
具体的实施时间,以臀腿部位为例,臀部、大腿前后侧可细分为六个部位,每个部位持续揉按10分钟,总共60分钟。
按揉方向由远心端向近心端。
对于需要减脂的健身者来说,无论是瘦腿、瘦脸,用局部推拿辅以运动,都应该有比之前相比更好的效果。
另外,在推拿的有效时间内(按体温变化而言,就是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效果更佳。
————
写在结尾: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对目前广泛存在的一些论点误区进行了反驳,核心观点在于:
局部锻炼确实不能局部减脂,但用其他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等方式方法,作用于局部,再结合运动,是有可能可以实现局部减肥的。
我们不能基于局部锻炼不能局部减脂这一个论据,推定和否认所有局部减脂的方法不存在。
我期待在未来,我们能够寻找到更多合理有效的办法,来面对大家的健身塑形需求。
————
参考文献:
1. GoodPaster BH,Janssen I. Is abdominal fat preferentially reduced in response to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J].Med Sci Sports Exerc,1999.31(11):568-572.
2. B Stallknecht,F Dela,JW Helge.Are blood flow and lipolysis in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influenced by contractions in adjacent muscles in humans? .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92 (2): E394–9. February 2007. doi:10.1152/ajpendo.00215.2006. PMID 16985258.
3. Elena Perry. Targeted Fat Loss: Myth or Reality? Yale Scientific 2001
4. Carolyn Nickol. Spot Fat Reduction. University Fitness Center,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2001.
5. 淘沙,艾炳蔚,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效果的临床试验。《上海针灸杂志》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5.10.0932)
6. 吴继武,循经推拿减肥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10049例临床报道,《经济世界》, 2000(7)
7. 郭吟,陈佩杰,陈文鹤,运动结合推拿对重度肥胖青少年减肥效果的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5(2):70-73
8. 郭吟,运动 - 饮食干预与局部按揉对脂代谢和减肥效果的研究,《上海体育学院》, 2014
9. 炉庆洪,杨洪钦,陈丽,等.正常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4):528-531.536
10. 刘清,罗志瑜.推拿手法对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9):44-45
11. 张昆,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
12. 谢远军,杨丹红,詹红生,解光尧,推拿治疗106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2. 18(4):5-5
13. 吴继武,王莎萍,罗漫,罗志刚,阎庆池,循经点穴推拿减肥3782例,《陕西中医》, 1995(2):49-51
14. 吴继武,循经推拿减肥9198例临床报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1997
15.SC-H Hsu, et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reducing w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obese wome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5. 29(11):1379-84.
16. S-H Cho,etc..Acupuncture for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9. 33(2):183-96.